新邮减量见效了吗?

2025-10-03bj03
导读新邮的持续性减量,见到效果了吗?有的品种较为明显,其中小型张的表现最为突出;有的品种不怎么突出,比如说新邮套票还在继续被压制,就连题材不错的“红楼梦(4)”邮票...

新邮的持续性减量,见到效果了吗?有的品种较为明显,其中小型张的表现最为突出;有的品种不怎么突出,比如说新邮套票还在继续被压制,就连题材不错的“红楼梦(4)”邮票套票都是如此。

无论是套票还是小型张的发行量都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,但是新邮的生存状态已有了显著性地改观,小型张的溢价幅度还是不错的,比如说“红楼梦(4)”小型张的价格从9元上涨到了14.5元,就算是一个不小的成果,只是绝大多数小型张的主动性买盘还比较有限,因而上行的压力还是显而易见的。

从“中国剪纸(2)”“吴冠中作品选”这两套邮票上市之后的被压制来看,就等于明确地告诉了集邮者和投资者,新邮的发行量还是有些偏大,还有进一步加大减量的余地。现在的新邮发行量就等于存世量,这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压缩了新邮的生存空间,在没有生存空间的情况下,大面积大幅度打折的新邮随处可见。由于新邮的连续性减量,已在较大程度上遏制住面值为1.2元的新发行的单枚套票的颓势,并且还出现了幅度不小的溢价。

比如说新上市的“人造卫星”邮票套票就是这样,整版撕口套票成交价达到了5.8元,套票成交价为4元,这么高的溢价在以往的同类邮票是见不到的。现在仍有不少面值为1.2元的单枚套票在打折,比如说“记者节”“扶贫日”“商务印书馆”等新邮套票。但是,2020年发行的有些新邮的价格定位已与面值保持平衡,比如说“葫芦兄弟”邮票,其套票的成交价超过了面值,这样的定位就算是可以了,我们的要求也不能过高。

只有新发行的面值为1.2元的单枚套票高溢价那是远远不够的,况且面值为1.2元的单枚邮票在新发行的邮票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,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多枚的套票,比如说“吴冠中作品选”邮票每套8枚,面值为9.6元,类似于这样的邮票,如果还是保持着将近800万套(发行量为780万套)的发行量,显然是无法向面值靠拢的,对于这种大套新邮,减量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。

新邮的发行量不能搞一刀切,而要因题材、面值、枚数、时间、趋势等因素综合而定,随时调整新邮的发行量,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确保高面值多枚数新邮不打折,并且还能有一定的溢价,比如说20%或者30%,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看到基本的希望才有说服力。要不然新邮减量的效果就会下降,降低了政策效应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市场是一面最为直接的镜子,一切都可以在市场中得以反映,有时候可能是积极的,有时候可能是消极的,有时候可能是无形的抗争,有时候可能是有形的鼓励。“人造卫星”邮票的暴涨同2019年小型张和小版张的翻倍行情如出一辙,这并不是什么好事,因为“人造卫星”邮票的暴涨,几乎封杀了进一步上涨的空间,也就等于失去了博弈的基本价值,2019年小型张和小版张现在就是这种情况,至少在目前还是这样。

新邮在市场中失衡的态势非常突出,这种情况在生肖大版票中常年如此,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压制了生肖邮票在市场的基本博弈价值,将这种博弈价值降至为零,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数,你只要看一看“丙申猴”“丁酉鸡”“戊戌狗”“己亥猪”从最高价到最低价的历程,你就能从中找到答案了,2020年发行的“庚子鼠”大版票又是如此。特11“抗击疫情”邮票是这些年来走势最为强劲的新邮,也是溢价幅度最大的新邮。

作者:周凤迟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kpfr.cn/cpdq/32856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