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币“贰”字有讲究 3类写法反映汉字简化史

2025-07-18bj03
导读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朝夕相对,早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物事之一。然而,虽然我们每天都会见到人民币,但是关于它本身的特点却了解很少。其中,关于人民币上的“...

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与我们朝夕相对,早已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物事之一。然而,虽然我们每天都会见到人民币,但是关于它本身的特点却了解很少。其中,关于人民币上的“贰”字便颇有研究价值,它不仅样式不一,还反映了我国汉字简化的过程。据中国印钞造币微信公众号介绍,在人民币的历史上,“贰”字共在2分、2角、2元、20元和200元5种面额22种票券的硬币和纸币上出现过31处,其中出现在正面的有11处,背面的有2处,正背面均出现的有9处,但有6种不同的写法,而且现在流通的人民币仍然沿用了其中3种。

贰,在金文为“戊,战刀”表示砍、切,造字本义:将一块宝贝切分成两份。而文言版《説文解字》中则写到:貳,副、益也。从貝弍聲。弍,古文二。建国后出于提高全民整体文化水平的需要,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继续对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工作。1964年3月《简化字总表》正式推出,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,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,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》,其中批示 “《汉字简化方案》中所列的简化字,用作偏旁时,应同样简化。”《简化字总表》分三表:第一表为“不做简化偏旁的简化字”,共350个;第二表为“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”,共收简化字132个和简化偏旁14个;第三表为“应用第二表所列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得出来的简化字”,共收简化字1753个。“贰”则作为“貳”的简体字出现在第三表的简化偏旁“贝”部。同年12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,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制了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》,为统一铅字字形提供了范本,此表共收汉字6196个,按笔画排列。“贰”属于“九笔”中第四个汉字。1988年我国发布了《现代汉语通用字表》,规定了繁体字、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一律不再使用。所以,人民币第四套,第五套都使用了规范简体字“贰”字,严格执行了国家的汉字规范政策。因此,如今我们所见到的人民币中,“贰”字写法大体可分为三类:1、“二”在“弋”上面或下面在第一套人民币中,7种20元票券和5种200元票券正背面共出现了18处“贰”字,其中“二”字写在“弋”上的有8处,写在“弋”下的有10处,最奇特的当数200元割稻票券,正背面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写法。理论上说“贰”字中的“二”应为两个横,但是第一套人民币中“二”字在“弋”下方的币种,除了200元面额的排云殿“二”字为横之外,其余均为“提”(/)。

200元割稻票券正面

200元割稻票券背面

第一套人民币20元券

第二套人民币以来,“二”字写在“弋”上出现过10处,写在“弋”下的仅在第四套人民币的2角、2元和第五套人民币的20元上出现过3处。

第四套人民币2角

第四套人民币2元

第五套人民币20元

2、“贝”字简体或繁体第一套至第三套人民币和2分硬币上的27处“贝”字都是采用繁体字,而第四套、第五套人民币和1980版2角硬币上的4处“贝”字则采用了简体字。

第三套人民币2角

第三套人民币2元

1980版2角硬币

3、“、”在“弋”右上方或右下方“、”写在“弋”的右上方本来毋庸置疑,但惟独在第一套人民币200元佛香阁票券上出现了“、”在“弋”右下方的特例。

第一套人民币200元佛香阁票券上出现了“、”在“弋”右下方的特例。

藏品全国知名收藏品牌,专注于现代钱币金银币邮票收藏,正品承诺,七天退换货保障,终身质量保证,出手无忧,全网最低。全国统一订购热线:,藏品没有收藏价值的一律不上架,没有投资价值的一律不推荐,选择藏品为您的收藏投资保驾护航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kpfr.cn/cpdq/25130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