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蒜你狠”、“姜你军”、“豆你玩”、“糖高宗”到“苹什么”,购物似乎越来越让人心悸。工资没有怎么涨,这物价怎么涨这么快呢? 很多人都大致知道一些原因,但可能大多不全面。在全球化时代,很多经济现象,都可能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 2009年3月18日,美联储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。这与中国当时密集的大规模信贷投放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。先是中国的房价和股市双双上涨,而后是农产品等相关商品的价格上涨。今年11月3日,美联储宣布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。 如果把美联储比喻成一只蝴蝶,那么,这只蝴蝶在美国轻轻扇动的翅膀,也在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物价。 美联储购买国债,意味着货币投放,虽然投放的金额与购买国债的数量并不一定相等,但并不改变这种行为的结果。美联储开动印钞机,并没有推高美国的物价,因为,多印发的货币,几乎全部用到了美国民众身上。奥巴马的医疗改革、对失业者的救济,很大程度上是靠增发的货币。据悉,次贷危机至今,美国政府直接发放的失业金就高达3600亿美元,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的6000亿美元,也主要用到了民生方面。